在采访PATHFINDER(探路者)品牌创始人徐京诺当天,灰蒙蒙的天下着雨,雨水飘打在脸上有些许的寒意,徐董事长特地下楼在雨中迎接我们,那热情的笑容和温暖有力的双手瞬间将我们身上的寒意一扫而光。“既然来了,肯定要请你们先看看、摸摸我们的样品。”徐京诺说着便带领我们来到展厅。当我们对眼前整个大厅的PATH FINDER鞋子惊叹的时候,徐董穿梭在多个展架间,在众多鞋子里取出几个不同款类的主打产品,如数家珍般的从鞋子的制作工艺、鞋底用料、鞋面用料、内里用料、主要功能等方面严谨、细致的介绍开来。在聆听的过程中,徐京诺那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人。
谈经历严于律己,严谨工作
有时候和一个人相处时间不用很长,交流也不必过多,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个人的优秀特质,这可能就是他人格魅力的彰显。徐京诺话没说多少,但他那严谨、细致、苛求的特质已经强烈的迸发出来了。徐京诺1989年以引进人才的身份从兰州调动工作来到广州,先在一家著名的企业工作,1年后再以百里挑一的个人能力应聘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并在之后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曾经获得过该公司的最高荣誉。4年后徐京诺离开,当他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先是部门经理非常感动,因为所有的工作都井井有条、无一遗漏地以文字进行了交接,后来是人事部负责人对他4年来的上班记录很惊讶,因为磁卡上没有任何迟到、早退,甚至没有请假、病假和休假的记录。“其实这些都是靠自觉,我只是严严谨谨的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徐京诺说。1995年徐京诺自己创业开店卖鞋子,因为一直以一贯的工作态度对产品和品牌的目标客户、价格定位、功能特性等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和记录,逐渐变成了内行,经过3年的摸索找出了鞋子的门道,这些对他后来创立品牌有很大的帮助。
谈品牌品牌是未来产品甚至是国家之间竞争的终极
PATHFINDER(探路者)鞋服品牌自1998年开始创立以来至今已走过了17个春秋,在品牌创立之初徐董就带领团队以“美式、经典、时尚、性价比高”这几个要点为品牌做了定位。品牌的定位犹如是一个品牌今后要走的方向,方向不清晰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一个品牌要想被人们所认可,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一定要被人们所认同,这正如PATHFINDER(探路者)品牌的沟通语:“Path On My Way!”(有我就有路!),它向人们传递着领军人物充满自信、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一个好的品牌会让人看到或听到时产生联想,而这个联想正是你要告诉消费者的。消费者自己的联想的比你硬性地灌输有用得多。”。对于品牌的传播,徐京诺有自己的观点。
谈话中,徐京诺还告诉记者,品牌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靠消费品牌换来短暂的利益无异于自掘坟墓,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百害而无一利。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发展需要规划,更要扎稳根基、稳步而行,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一般而言,真正打造一个品牌需要70年左右,PATHFINDER在成立之初的前十年就已经在培育独特的品牌内涵,我们为品牌未来的几十年做好了全面的规划和布局。”,徐京诺满怀信心的说道。正因为这样的坚持和未雨绸缪,PATHFINDER现在逐渐获得了一些资本的高度关注。
谈市场大而全,不如小而专
近几年鞋业市场的颓废使得制鞋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盲目扩张。这一方面徐京诺有自己的看法:“比我们市场占有率大、销量、营业额高的企业大有人在,但我们始终相信做得好的企业是做精、做专的,我们不要大而全,而要小而专。现在一些企业出现的盲目扩张现象,是他们搞不清自己品牌要的是什么所导致的。”正因为有了自己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规划, PATHFINDER在五彩缤纷的鞋子市场,专注美式经典的工装鞋靴,以顶级的固特异制作工艺、经典时尚的设计和高品质的用料受到了国内外时尚潮人的广泛亲睐,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其实我们看世界顶级品牌,例如:LV、爱马仕、香奈儿这些大品牌,他们的销量其实并不大。我们去过爱马仕考察,他们整个公司的才几百人,他们的品牌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美誉度,归根结底还是他们专注于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做专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市场。”,徐京诺说到。
■对话徐京诺
《中国皮界》:目前广东省整个制鞋企业状况并不是很理想,您如何评价现在现状?
徐京诺:据我所知,从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里广东已减少了将近1/3的制鞋企业,但有危就有机,站在国内的角度,中国有14亿人口的消费能力和仍占世界鞋业产量一半的现状,中国鞋业当然是大有希望的。换种思维去理性看待市场,或许生意本来就是如此难做。中国用30年多年走完了别人近200年的工业化进程,之前的市场可能只是一种在快速膨胀下的短暂繁荣,现在的新常态反而才是正常的。有人可能会问,中国会不会也像意大利等制鞋大国那样在繁荣之后出现衰败呢?我们知道相比中国而言,意大利是个人口小国,其国内的消费量不足以满足自己的生产能力,而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以及传统的外销市场,中国的制鞋业还是有很多、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中国皮界》:对于产品专利、商标注册方面您很注重。请您谈一谈您这方面的经验?
徐京诺:刚开始我们在商标方面吃过亏,也打过不少官司。所以我们在申请专利、商标注册方面非常用心。我们在全球110个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而且注册的时候保证了立体的、多方位的保护。我们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物力,毕竟研发费、注册费和律师费都是很昂贵的。我们在110个国家申请了商标注册,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90多个国家的商标证书,我们也拿到了7项专利证书。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我们的品牌已经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商标、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纠纷。
《中国皮界》:您认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该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屹立不倒?
徐京诺: 2015是中国的羊年,今年的市场环境让我想到了落基山羊,这种羊只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上活动并生存,这在我们看来十分危险的,但是他们却因此避开了天敌的袭击,反而很安全。在目前这样的新常态下,企业要能在自己的定位区间内将产品做到极致,把自己变成落基山羊。
《中国皮界》:PATHFINDER(探路者)品牌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您的诀窍是什么?
徐京诺:毛主席有个战略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我们学习并采用了这样的战略。 我们的产品虽然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售, 但我们避开了欧美这些被顶级名牌占据的国家,而从这些国家的周边去逐步开拓市场,形成包围辐射圈,用这样的方法走出了别样的国际化品牌之路。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