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受到折扣的诱惑。可能我们并不需要某件衣服、某个包包,但因为折扣力度很大,还是忍不住想买,总觉得这样赚大了。不过,真的是这样吗?
巴黎银行的最新报告写道,奢侈品公司对奥特莱斯店(outlets)的依赖就好比酒鬼禁不住威士忌的蛊惑。许多奢侈品牌为奥特莱斯店提供独家销售商品的行为无异于“一声不吭地建一个副牌”,扩大销售的同时也使品牌承受了贬值的压力。
从下表中不难看出,美国轻奢品牌更加依赖奥特莱斯(outlets)这种特殊渠道。
巴黎银行最新报告关于各家奢侈品牌对奥特莱斯店依赖程度的调查
虽然老牌轻奢公司Coach正逐渐关闭旗下部分购物中心店,去除奥特莱斯店的品牌Logo,试图重建品牌形象;它的竞争对手-美国轻奢新锐主力MichaelKors却仍在不断扩张奥特莱斯店和全价零售店。
Michael Kors去年遭遇消费者价格欺诈诉讼,最终以支付488万美元达成和解。
消费者TressaGattinella状告MichaelKors位于加州Camarillo的奥特莱斯店KorsOutlet,声称其出售的“SideAnklez”使用“厂商建议零售价”(manufacturer’ssuggestedretailprice,简称MSRP)和“我们的价格”(ourprice)诱惑消费者购买。MSRP的标价为120美元,“ourprice”为99.99美元(后又降至79.99美元)。而实际上MichaelKors专卖店店从未以所谓的“厂商建议零售价”120美元出售过这款“SideAnklez”,也就是说这款“SideAnklez”只有在KorsOutlet才有售。TressaGattinella认为这个120美元的“厂商建议零售价”欺骗了消费者。
作为和解的一部分,MichaelKors表示将用“Value”标签取代“MSRP”标签。
事实上许多奢侈品都有专供奥特莱斯店销售的产品。RalphLauren和Gap也曾遭遇过类似起诉。
去年,四名美国国会议员曾联名上书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USFederalTradeCommission),声称在奥特莱斯店出售的大部分商品并非“库存积压品”或“轻微受损品”,而就是专门为奥特莱斯生产的产品,其质量标准低于全价商品。奢侈品公司企图在这些商品上贴上奢侈品标签搪塞消费者,然而这些商品永远达不到品牌专卖店的标准。国会议员在信中称,这是一种“欺骗性的、不公平的”行为。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