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46-884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人物关注

“毛毛匠”张振花: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

来源:张家口晚报 时间:2016-06-11 作者:皮革人才网 浏览量:

做了44年“毛毛匠”

张振花今年60岁,住在阳原县西城镇,在屈氏皮草公司上班,任车间主任。从16岁开始做皮毛加工,如今张振花已经做了44年“毛毛匠”,在阳原皮毛行业中,她算得上是老前辈了。

在这44年中,她经历了皮毛行业的市场跌宕,见证了阳原皮毛工艺的不断革新,始终倔强地坚守着一个“毛毛匠”的职业操守。

张振花的父辈就是“毛毛匠”,她父母都是阳原人,母亲是当地农民;父亲在天津皮毛厂上班。在张振花8岁时父亲去世,她上面有三个哥哥,哥哥们陆续成家,她就跟姥姥、母亲生活在一起。

在她幼小的记忆中,阳原每个村都有皮毛厂,她在要家庄乡下滋铺村生活,村里就有一家皮毛厂。从16岁开始,她进厂学做皮毛,当时她还没有成家。

张振花跟着师傅李安学习皮毛制做工艺,师傅50多岁,带了20多名徒弟。阳原皮毛都是用碎料加工,没有整皮的,用家兔皮做成皮褥子,皮褥子长1.2米、宽0.6米,二斤碎料做一条皮褥子。她从原料分拣开始学起,兔皮要按头、腿、脊、尾、肷等进行分类,师傅要求皮毛要左右顺,前后腿区分开来,还要分拣细料,对同部位原料按颜色深浅、形状大小分开。

厂里都是计件活,挣工分,熟练的工人一天可以做一条皮褥子。学徒时,张振花3天才能做一条皮褥子。3个月张振花就出徒了,能独立做皮褥子。出徒以后,每天挣工分,她悟性好,手快,做的活多,如果按件计算,她能挣8个工分,可学徒只能挣3.5个工分。“不管你做多少,学徒的工分总是固定的,不像现在都是计件活,多做就能多挣。”张振花介绍。

张振花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师傅,让师傅帮她看看毛顺不顺,颜色是否一致。

当时县里有一个经销部,整体对外销售皮毛产品,各大队将皮褥子送到经销部,由经销部统一送到天津,在天津加工成衣。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渐渐少了兔皮、鼠皮的身影,而改换成貂皮了。用貂尾、貂腿等做皮褥子,貂皮价贵,要求工人们做工要更细,毛要顺,板要整,颜色要一致,貂皮毛的密度也要一致。“一天做不了一条貂皮褥子,每月能挣30元算是好的工匠了。”张振花说。

一个人的皮毛作坊

张振花在下滋铺村干了十四五年结婚了,她的丈夫在县城汽车站工作,婚后她从下滋铺村搬到县城居住。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集体时的皮毛厂,渐渐被个体作坊所替代。

来到县城后,她依然从事皮毛加工的老本行,在家里做活。丈夫从大营买来貂尾,每斤700元,每次买10来斤,张振花可以做一个来月。丈夫是个外行,每次到大营进货,都是和县里的人一起拼团,并在皮毛师傅的带领下一同前往,皮毛师傅指导张振花的丈夫购买原料。因碎料里经常夹杂一些不好的料,需要慧眼识珠,有时大营没有合适的碎料,张振花的丈夫只能等货,往返交通不方便,到大营进一次货,往往花费一个多星期,甚至十几天。

干皮毛行业的人,一年中只能做半年活,从七八月开始工作,一直做到次年春节。一个月做20来条褥子,一年也就做200条褥子。

张振花和丈夫养育了两个女儿,两个女儿年龄相差9岁。张振花在家做皮毛时,大女儿刚出生,县城也没个幼儿园,人们也不懂得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张振花一边带孩子,一边做皮毛活,每天凌晨4时就起床了,一直做到7时,给大女儿穿衣,洗漱,吃饭,哄她玩一会,然后再做一会儿活,到晚上19时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皮毛市场有“跑行”的人,专门到各家来收皮褥子,然后再卖到浙江等地,“跑行”的也是本地人,卖了皮褥子,才能给皮毛匠人货款,皮毛匠人拿着资金再去购进原料。倘若“跑行”的拿不回来货款,皮毛匠人没有资金进原料,经营就会出现困顿。

张振花一家人住三间平房,家里修缮房子,大女儿读高中用钱,买原料价贵,而做出来的皮褥子又卖不上价钱,结果赔了钱,资金周转不济,连原料也进不来了,她的皮毛作坊开不下去了。

“黑脸包公”验货师

张振花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她来到一家个体皮毛加工作坊,个体老板从天津购进灰鼠皮碎料,然后加工成皮褥子,再送到天津。张振花负责配活,干了一年,因上游供货商供不上货,终止了合同,这家个体作坊不再加工皮毛。

张振花又辗转来到另一家个体作坊,由于她做皮毛的年代久了,有经验,老板安排她验活。在这家个体作坊干了3年后,她来到屈氏皮草公司,一直干了13年,目前她管理着20多名师傅,这20多名师傅又管理着50多名工人。

现在阳原的皮毛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兔皮开条、狐皮开条,水貂尾拉成条,然后用网吊起来,做成坎肩、围巾等皮件,公司为意大利、芬兰等国家供货,国外下订单,在公司做成衣。皮衣飘洋过海,到了国外,经营者将其包装成品牌服装,一件在阳原裘皮城卖到数万元的皮衣,在国外可以卖到二三十万元。

在公司里,一件成衣用多少貂尾,都由张振花来计算。在阳原,做一件皮毛衣服才挣200元,屈氏皮草公司有三个加工点,解决了当地200多人的就业。

工人在缝制皮毛时,碎皮与碎皮之间的连接缝用手工缝制,要求针脚匀称,每寸平均二十一至二十三针,对有洞或无毛处必须牵缝或补换相同材料。

配活时要注意皮板、毛峰、色泽,按步骤剪裁,最后将十二至十三块小条料拼接成一整块褥子。

张振花在工作中十分认真负责,工人们做活有瑕疵,她就会退回去让工人们返工。工人们不高兴,因返工既费时间又影响个人的收入,有的工人和她嚷嚷起来,她还是坚持己见。

起板整饰皮毛,要剪掉线头,挖掉浮毛,对漏缝处和未缝严的小口,进行补缝,达到严实。在验活时,皮褥子上有线头,她让做活的工人将线头剪了,该工人也是当地的,40多岁。“从哪来了这么个黑脸包公。”女工嘴里嘟囔着。张振花并没有理睬她,将皮件扔给了她,这名工人不服,又给张振花扔了过来。见她没有剪掉线头,张振花又给她扔了过去……

直到对方将线头剪掉了,张振花才收了货,今后这名女工在工作中就会注意了。“工人做完了活,我验货,等于我将活收了,我这一关如果把得不细,会给下一道工序带来麻烦,而且很容易造成退货。”张振花说。

已是花甲之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非不行,但她始终倔强地坚守着一个“毛毛匠”的职业操守。正是由于她以及和她一样的“毛毛匠”执着的守望,让阳原皮毛远渡重洋,在国外的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这个星期刚走了300件皮件,韩国在春节时下的订单。前几天,北京的服装设计师来到阳原验货,对咱们的皮衣很满意。”张振花高兴地说。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4006-46-8848
工作日 8:30~ 18:0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

人力资源证: 440114170005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