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46-884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从一双有故事的脚开始 解读女人们用时间修炼出的惊艳

来源:嘉人 时间:2016-08-31 作者:皮革人才网 浏览量:

完美从不轻而易举,越是惊艳的瞬间越需要长时间的艰辛成就。M.C.呈现这组脚的影像,它们来自京剧演员、芭蕾舞者、T台模特、足球守门员以及孩童。从一双有故事的脚开始,看女人们如何在时时刻刻绽放精彩!

18年资历 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都看出来了。”

陈宇“ 跷”上岁月

装束停当,红衣白尾的“玄狐”走出化妆间。只待陈宇的双脚伸进一对极小、极窄的跷内,绑紧,站稳,悠悠转个圈,众人惊叹。

陈宇从小练武旦,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16岁时,她个头不高,老师裴艳玲开玩笑,“你踩上跷吧,你瞧瞧你这个儿。”玩笑话的背后,陈宇明白老师的意思——跷功是传统的东西,不能让它断绝了。她接过裴艳玲从台湾带回的一双跷,从此推开一扇陈旧的、却光彩熠熠的门。

在京剧里,“跷”鞋有硬跷和软跷之分,脚上蹬上木制“小脚”,依靠前脚掌支撑,脚跟悬空。过去戏班里男扮女装,男旦踩上跷,模仿三寸金莲女人的碎步、纵跃、圆场。流传下来,“跷功”成了绝活,男女都练,多半是旦角来展示角色的灵巧、妩媚与窈窕。武旦表演打戏时踩上跷,身姿更加挺拔,转身更快。建国后“跷功”一度废止,如今极少的新生代演员重拾旧业,陈宇是其中出众的一位。

先练习站,竖10cm高的砖头,一站半小时,脱了鞋脚也疼。站稳了,再练走、跳、跑。武旦打戏多,最难是踩着跷翻、打、扑、跌。美而流畅的演出背后,是长久的疼痛与忍耐。指甲练掉是常事,脚拇指根部快赶上踝骨大小。“辛苦只有自己知道。”陈宇说,“但一有演出,尤其出场听见观众‘碰头好’,人就很激动,整场戏感觉都不同了。”

9年资历 模特懵懂的小姑娘都不会穿高跟鞋,没关系,慢慢来。当你在镜头前从容应对,就说明你真正自信了。

李丹妮 摔倒是模特的必修课

“模特这行有句俗话——一双高跟鞋就可以走天下。”李丹妮在少女时就是高个子,从只穿平底鞋到会穿高跟鞋,这是模特入门课。10cm高的细跟鞋,随时能将双脚磨得血肉模糊。疼是疼,也得一步步练起来。先保证能走路,后保证体态美,最后在镜头前递眼神,给动作,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时装的理解。

金色高跟鞋 Jimmy Choo

模特走秀通常都穿新鞋,难免磨脚。但走秀时间短,“可以忍过去的”。偶尔摔跤,在她看来,并不可耻。“类似的经历有两次。有年穿着像匡威的绑带高跟鞋,一只鞋带散了,另一只脚踩上去,结结实实摔在台上;另一次在国外走秀的时候,有一场秀鞋子超难穿,走着走着,鞋离开了脚后跟,但我很镇定,就用前脚掌走路,最后迎来了掌声。”从新人面对镜头的青涩,到勇敢地展示自我,在秀场上机智应变,她获得成长,也将其视为职业生涯里的重要时刻。

白色背心 H&M

李丹妮怀孕五个月还在走秀,依然踩10CM高跟鞋。“穿高跟鞋是家常便饭,所以从未担心。”私底下,她也会穿5cm以内的鞋。当被问到“美”和“舒适”哪一个是她选择鞋子的最高标准时,她毫不含糊:“美的!”

2岁咯!摄影师尹超女儿成年人习惯了走路,并不觉得它重要。但对孩子来讲,走路让他行动半径扩大,走向更大的世界。

尹美涵 走的每一步都是学习自立

尹美涵,巨蟹座。2岁的她刚学会走路,还不太站得稳,偶尔摔跤。这是新锐摄影师尹超的女儿,他叫她“小美”。

小美的脚胖胖的,像两节小小的莲藕。第一次走路是在13个月时。“看着她躺在床上还不会爬的时候,想象她能走(的那一天),总觉得很远。”可女儿会爬,会站,会走,会说话,又仿佛都是一瞬间。她的每一个“第一次”对尹超也是崭新的,神气活现,扑面而来,每时每刻的变化都让人惊奇。大多时候,尹超会选择大而柔软的空间让小美练习走路,“让她在走路时学会自立和坚强”。

几乎是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分,小美个性开朗,热爱表达,乐意和成人说话,说话还常常用唱。这令尹超感到喜悦,他希望小美放松快乐地成长,让天赋得到发扬。“我希望她是柔软的,但又是独立的。学会接纳和给予,这样的女人才是幸福的。”

14年资历 中国女子足球队守门员作为守门员,我会在对手传球的一瞬间判断,如何准确地去拦截它。

王飞 好功夫全在脚上

足球的功夫全在脚上。传球、接球、颠球,技巧各异,从基本功到良好的“脚感”,无不需要漫长艰苦的训练。王飞是门将,“是又苦又累的活”,除了和其他队员相同的项目之外,另有摔、扑等练习,平均下来,每天比其他队员多练一小时。“只有平时刻苦,才能在球场上瞬间反应过来。”

王飞个子高,平时不穿高跟鞋。常年踢球让让她脚趾瘀青,腿上、脚上伤痕累累。最明显的一道疤痕在左腿,长约10cm,这是训练时留下的。长期训练让她的肤质略显黯淡——这项职业牺牲了普通意义上的女性之美,然而,在每场比赛前,她和队友们都会认真化妆,把头发束成利落马尾。在球场上,展示另一种美,富于力量、振奋人心。

王飞话不多,沉默中有一种执拗,这与多年练球有关。训练场上,这项职业要求高度专注、沉浸其中。除此之外,它还要求人有进击的热情、拼杀的凶狠。难怪她的父母会说,“你每次踢完球回来,整个人都变了。”这有时让王飞苦恼,她明显地感到自己像男孩,错失了身为女人的乐趣。可练着练着她又觉得快乐,尤其当足球日渐成为她的长项。“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是一种无比的幸运。”担任主力门将多年的她更想当前锋,享受射门的快感。“尤其当队友踢不进去球的时候,我就很着急。”说这话时,王飞身上透着北方姑娘的率真劲。

30年资历 芭蕾舞者,英国皇家芭蕾舞协会编导

芭蕾是一次成像的艺术,不到谢幕那一刻,永远都无法自信。

郝虹 跳完这支舞,把灿烂延续

郝红展开双肩,两只手轻放在腰间。脚下倏地顶起,嗒嗒嗒,木板震颤。全场安静了,每个人仿佛都感受到那脚尖上承受的重量,来自漫长的苦功、伤痛的记忆。为了保护脚,芭蕾舞演员从不会从事剧烈运动,而郝红甚至极少逛街。

郝红许久没穿过芭蕾舞裙。这天,她试穿了两套。黑色优雅,白色轻盈。一面热着身,一面端详镜中的自己,她眼里涌起细小却明亮的光彩,像回到时间深处。她8岁来北京学芭蕾。肉体上的疼是不怕的,唯独内心里巨大的孤独感令她恐惧。练舞时没朋友,永远有人和你练着同样的动作,等着你受伤或出事时,替补上场。“那时就会想,如何让自己强大地成长。”那段经历启发了一颗敏感的心灵,为日后创作埋下种子。

“芭蕾是一个美好又残酷的事业,残酷到不得不去放弃。它是很短暂的青春事业。”某种程度上,郝红因太过热爱芭蕾,才选择走向幕后,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协会签约,成为芭蕾舞编导,以此让芭蕾之路长青。“芭蕾的美不在舞台上,而在于演员人性中的执着和坚持。排练厅里挥汗如雨的状态,是我眼中最美的时刻。”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4006-46-8848
工作日 8:30~ 18:0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

人力资源证: 440114170005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