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饱含情怀,以“美”回报时光与岁月。
带着对“西兰卡普”的热爱与崇敬,
广州俊锜皮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俊亿登上《白云世界文化报》2018年首刊报道,
讲述他的织锦传承路。
《白云世界文化报》整版刊登:
该篇报道以《俊锜皮包:以皮具为载体触摸历史的脉搏》为题 ,介绍了林俊亿与西兰卡普的结缘、走进与传承创新的心路历程。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融合?如何把文化融入产品,推动产品产量化,让更多的国人喜欢、用上中国皮具?林俊亿在文中对此作出深刻的解答。
何为西兰卡普?
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
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
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
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报道中提到,正因对皮具制造的“匠人精神”的尊崇,来自湖南的土家织锦保护协会找到了林俊亿,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希望他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打造出更加符合当代人审美同时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皮具。
为此,林俊亿踏上了去往张家界织锦学习之路。在土家织锦国家级传人的指导下,林俊亿更是学会了土家织锦的几种织法。
“这样的工艺美术品在编织时,以红、蓝、白等色棉线为经,各色丝、棉、毛线作纬,采用挖空工艺手工挑织而成,图案多用象征手法、直线造型、连续对称,呈单一型的演进变化,朴实典雅,具有实用与欣赏价值。”
林俊亿表示,土家织锦的织法多达上百种,正是通过学习才进一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之美,并将这种美在皮具中放大。
有别于市场上看到的皮具,土家织锦多变的色彩与线条显得格外突出却又不突兀,造型又紧贴市场需求,以方形大挎包、水桶包等为主,在一众皮具中大放异彩,也受到了湖南的土家织锦保护协会的肯定。
传统手工艺人的宝贵精神内核,也是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及世俗名利裹挟之下所缺乏的人生判断与价值定见。
西兰卡普这一被誉为着2000多年的“活的历史”,如何创新如何发扬也是林俊亿心中迫切找寻答案的问题所在。
为此,林俊亿决定与位于湖南张家界附近的五处土家织锦生产基地进行合作,由当地200多名土生土长的“织女”完成皮具制造的一部分。
为了更多地培育土家织锦的现代匠人,林俊亿目前还与广东财经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轻工学院合作,以期定向培养学生进行织物研究,为未来这一文化的传承创新培养人才。
不仅如此,兼为湖南服装技术学院老师的林俊亿还在番禺区设置了一处皮具体验馆,将自己学生设计制作各类特色的丝巾、皮具等在这里展览销售自己的作品。
“从作品到商品发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让他们知道,商品与制成品的差异所在。”林俊亿介绍道。
将事做到极致,
沉淀住自己的心性,
宠辱不惊。
传承创新,一直在路上。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