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年报披露时,2017年行业各家上市企业业绩如何?主营业务以及发展前景如何?本期作者将和您一起研读2017年行业企业年报,看看各上市企业的收入结构,对他们的各类业务进行更为细致地梳理和了解。为了更客观以及方便的熟知企业情况,记者将所有的上市企业进行了分类,分为制革、皮革化工以及毛皮,整体涉及到行业内6家上市公司。
制革行业上市企业年报分析
近年来,我国制革行业平稳发展,并进入产业提升期。根据《中国皮革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皮革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制革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等行业发展方针,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制革行业整合升级趋势明显。
目前制革行业正在由生产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状况,向区域化产业集群、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产业紧密链接的格局发展。但是也要看到,一些市场产能过剩,新材料替代品不断涌现,皮革需求严重萎缩,加上国家对环保执法力度的日趋严格,皮革行业管制标准提升,行业的人工、环保和能耗等营运成本大幅增加,对皮革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构成沉重的压力。从行业内仅有的3家上市企业(兴业科技、振静股份、粤海制革)的年报披露情况可以看到,一方面企业正在承压,另一方面也倒逼企业寻求更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途径,不同企业的销售收入和主营业务方面都各有侧重。
兴业科技年报数据
作为长期占据牛鞋面革产量排行榜榜首的兴业科技具备年生产牛头层皮超亿平方英尺的生产能力,由于生产规模较大,在原材料采购上,较其他制革企业议价能力强、原材料供应稳定、质量优良,具有规模生产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能适应大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客户需求。目前公司拥有安海本部、安东园区、瑞森皮革、兴宁皮业四大生产基地,涵盖从毛皮到蓝湿革到皮坯,再到成品革的制革工艺全流程。公司2017年的年度报告显示(见表1-表2),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1.13亿元,同比减少1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13.69万元,同比减少28.49%。实现经营性现金流3573万元,同比下降91.50%。兴业科技方面称,未来如果国家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出台新的规定和政策,对制革企业实行更为严格的污染监管指标或规范,公司将投入更多的环保设施和环保费用,还将导致公司经营成本上升,此外,汇率的变动也将给公司的收益带来一定的影响。
表1兴业科技主营业务
表2兴业科技
振静股份年报数据
017年年底刚登陆A股主板的振静股份,2018年是其第一年披露年报业绩,所以相当吸睛。振静股份一直致力于中高档天然皮革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拥有汽车革、鞋面革、家私革三大产品线,主要产品为牛革,并广泛运用于汽车座椅及内饰、中高档家私、鞋面、包带、房屋装饰等方面。公司为中国皮革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四川省皮革行业协会制革分会会长单位,并曾受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邀请参与制定了《家具用皮革》(GB/T16799-2008)国家标准。振静股份的首份年报相当靓丽(见表3),报告期内公司生产、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取得销售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10.79%,净利润达到6251.36万元,同比增长7.35%。(见表4-表5)。
表3振静股份
表4振静股份主营业务
表5振静股份主营业务
粤海制革年报数据
相比较于前两家上市企业,粤海制革的年报显得逊色不少(见表6),粤海制革1996年就已经在港股上市,主要从事皮革半成品及成品的加工及销售,在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全资拥有3家附属公司,即徐州南海皮厂有限公司、徐州港威皮革有限公司及粤海制革(徐州)有限公司。公司方面称,受市场整体需求萎缩以及内销鞋厂去库存和部分中小鞋厂资金链紧张的影响,鞋面革市场整体需求萎缩,导致鞋面革产品的销售量及销售单价下滑,同时造成制革市场需求逐年萎缩,进一步加剧供求失衡的步伐,市场比拼更为激烈。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粤海制革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9962.3万港元,较2016年同期的3999.4万港元,增加亏损5962.9港元,增亏幅度达到149.1%。资产净值为1.51亿港元,较2016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值减少7412万港元。2017年牛面革总产量为1638万平方尺,较2016年的2218.8万平方尺减少580.8万平方尺,下跌26.2%;灰皮产量为7708t,较2016年的7125t增加583t,上升8.2%。2017年牛面革总销量为1668.4万平方尺,较2016年的2312.2万平方尺减少643.8万平方尺,下跌了27.8%;集团的综合营业额为3.22亿港元,较2016年的4.57亿港元减少1.35亿港元,下跌29.5%。其中,牛面革的销售额为2.97亿港元,同比下跌31.2%;灰皮及其他产品则为2544万港元,同比下跌1.0%(见表7)。
制革行业上市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目前,国内的制革行业已形成充分竞争市场格局。任何宏观经济、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的波动,都会对公司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采购的渠道、价格、数量产生影响,导致经营业绩的波动。从主营业务来看,制革仍旧是以上3家上市企业的主要方向,而在细分领域则有不同侧重。
兴业科技的牛头层鞋面革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国内排名第一。牛革销售一直是公司的主营业务。2017年,兴业科技的牛革销售营业总收入达到了20.92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99%。在鞋面革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兴业科技利用公司所处地的区域优势,以全国皮革制品企业集散地为重点,细分重点销售区域,即广州惠东片区、广州花都市狮岭片区、浙江温州片区、成都武侯片区、重庆璧山片区、重庆铜梁片区、福建泉州片区、福建莆田片区、苏皖片区、河北白沟镇片区、山东青岛威海片区和广州皮革批发市场,此外公司也意识到流行趋势的变化对天然皮革在鞋面用革的使用量上会产生不利影响。企业通过改变产品风格,同时通过开拓包袋用革市场、家具用革市场,汽车用革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等措施,以减少其对公司产销量的影响。因而在客户开发方面,兴业科技继续深化与鞋业生产厂家特别是国内外引领潮流品牌鞋业厂家的合作,巩固鞋面革的市场地位,此外还加强了与箱包企业的合作,加大包袋革的销售比例,并积极与欧美国际品牌建立联系,并有意开发家具革客户,抓住其市场机会。目前,兴业科技已与知名品牌的制鞋厂家如森达、奥康、红蜻蜓、意尔康等,包袋厂如迪桑娜、红谷等以及军工皮鞋生产企业际华集团等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优质皮革材料。
汽车革领域一直是振静股份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公司通过紧跟国内乘用车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汽车革的技术工艺、产品设计,与广汽集团、比亚迪等汽车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其部分车型的汽车革主要定点供应商。此外近些年来,振静股份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也在着力拓展鞋面革领域,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客户,已逐步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鞋面革产销量增长较快,目前公司与温州市瓯海荣鑫鞋业有限公司、天津悦嘉旺皮革销售有限公司等鞋面革客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已经得到NewBalance、新百丽等知名鞋履品牌商的认可。在家私革方面,公司继续发挥在中高档家私革领域的品牌和质量优势,与亚振家居、慕思家居、顾家家居等知名家私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17年年报来看,在国内大部分制革企业产品品种单一的情况下,公司独具特色的三大产品线“齐发展、同进取”,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更好地回报了投资者。2017年,公司的汽车革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比增长41.74%,鞋面革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74.97%,家私革营业收入2.18亿元,较2016年度下降16.78%,但毛利率提升了9.42个百分点,蓝湿革及其他收入3095千万元。记者了解到,公司主动优化产品结构的比重,逐步集中在对家私行业知名企业的供货量上,主要生产和销售中高端家私革产品,减少了毛利率较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且由于广汽集团的配套车型销售较好以及公司鞋面革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大,2017年振静股份的汽车革和鞋面革产品生产和销售均超过2016年。另外,作为行业内较早在澳大利亚进行原皮采购业务布局的企业,取得了优质、稳定、低价的原材料供应先发优势,公司通过境外子公司直接向当地屠宰场、牧场采购原皮,经盐渍初加工后,运销至境内生产加工。其生产和销售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产品制成后直接销售给下游厂商。一方面,公司能够得到稳定及时、质量优良、价格合适的原料皮供应,得以根据不同原皮在种类、大小、厚薄、脱水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特性,灵活调整工艺处理细节,最大程度地发挥皮张特质,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公司由此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增强了原材料采购的议价能力,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2017年,粤海制革的收入依旧主要集中在皮革加工及销售,销售废料以及二层灰皮加工方面,为了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外部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去产能持续加剧,需求锐减,加上不断提高的环保政策执行力度的局面,粤海制革表示未来要积极加强市场营销拓展工作,结合市场流行趋势和皮革销售淡旺季的变化,加强产品研发,完善客户结构,在力保资产安全的情况下努力扩大销售量。而对于结构性短缺皮源,采取小批量、快周转的间歇性补货策略,以降低存货风险。此外,根据库存结构,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工艺的研发工作,合理组批,努力将滞留存货转化为现金流,保证集团正常运营资金需求。
皮革化工行业上市企业年报分析
近年来,我国皮革化工行业产能下降,市场总体需求不足,核心产品竞争力不强,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皮革行业的洗牌重组、整合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加剧,而环保达标、产品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皮革化工企业,将在洗牌中大崛起,成为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和骨干。其中,达威科技和兄弟科技作为皮革化工行业的上市企业代表,2017年的年报也折射出目前的市场状况。
达威科技年报数据
达威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打造中国皮革化学品的自主品牌,致力于皮革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多年在皮革化学品市场精耕细作,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满足不同类型制革需求的产品。公司紧随国家对制革行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政策要求,以及对皮革产品的“绿色化”和“高性能”的发展趋势,结合新产品、新技术,完成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目前,产品体系覆盖了制革所需的绝大部分化学品,主要包括清洁制革材料、皮革功能助剂、涂饰材料和着色剂等4个大类,涵盖了酶制剂、水场助剂、无铬鞣剂、复鞣剂、加脂剂、丙烯酸树脂乳液、聚氨酯树脂乳液、复合树脂、补伤膏、颜料膏和涂饰助剂等200余个产品,其中酶制剂、清洁制革配套材料等多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2017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1.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75万元,同比下降了10.49%;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7.25亿元,同比增长5.12%。同时,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7股(见表8-表9)。
表8达威股份
表9达威股份主营业务
兄弟科技年报数据
作为皮革化工行业最先上市的企业,兄弟科技这些年来主要从事维生素和皮革化学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维生素产品包括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3和维生素B5系列产品,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医药原料药、化妆品等领域;皮革化学品主要包括铬鞣剂和皮革助剂等系列产品,广泛用于皮革、毛皮的鞣制和加工。兄弟科技2017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5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47.13%;实现营业利润4.82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101.72%;实现净利润4.03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140.38%(见表10-表11)。
表10兄弟科技
表11兄弟科技主营业务
皮革化工行业上市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目前由于生产销售均成饱和状态,皮革化工企业如果单纯依赖精细化工这一块作为主营业务,在未来实现逆袭,貌似可能性不大。从年报情况看,兄弟科技已经将主营业务的重头移步至医药化学品行业,而达威科技未来是否会有其他方面的打算,我们将拭目以待。
2017年,达威股份的年报统计数据显示,皮革功能助剂,清洁制革材料,涂饰材料以及着色剂成为公司四大主营业务,这四大业务都对公司的整体利润贡献了各自的分量。另外,记者也注意到,2017年10月,公司根据战略发展需要,以自有资金与4个自然人共同以货币方式出资,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新场镇红旗村设立“四川达威生态木业有限公司”。达威方面表示,对外设立合资公司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能使公司实现多元化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能给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另一方面能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培育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达威是否能实现多条腿走路,只能期待市场的答案。
而兄弟科技的主营业务仅几年来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17年年报显示,维生素产品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12.21亿元,毛利率高达57.84%,营业收入占比为78.84%,而皮革化学品营业收入为2.98亿元,不及维生素产品的十分之一,毛利率也只是12.17%,占比已经降至19.18%;而利润占比对比更明显,2017年,维生素产品的利润占比高达95.26%,而皮革化学品的利润占比仅为4.9%。记者了解到,兄弟科技公司自2011年上市之后,才开始逐渐发力维生素新业务,原本主营业务是皮革化工产品、维生素K3和少部分维生素B1。上市后伴随公司融资实力增强,先后对维生素K3工艺进行技改提高毛利,建设并增加了医药级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的产能,后续又规划建设维生素B5产能并已经投产。公司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医药化工企业,公司的铬鞣剂和维生素产品在全球细分市场处于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维生素K3供应商,全球前三的维生素B1供应商,全球前四的维生素B3供应商,以及全球前三、中国最大的铬鞣剂供应商和国内著名的皮革化工企业。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兄弟科技依旧将巩固其在维生素领域的地位,同时也将成为全球维生素B5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另外,记者还了解到,2017年,公司新设立了包括皮革事业部、维生素事业部、香料事业部和医药事业部四大事业部,配套战略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不断延伸产品产业链、丰富产品结构。未来皮革化工方面的占比是否还会继续缩小,不得而知。
毛皮行业上市企业年报分析
我国毛皮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自2013年开始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场的深度回调、环保高压的常态化,加速了产业洗牌的进程。目前我国毛皮行业上市企业仅有一家——华斯股份,其2017年年报也代表了目前毛皮行业的市场情况。
华斯股份年报数据
作为皮革行业唯一的一家毛皮上市企业,华斯股份以裘皮时尚产业发展为核心,致力于产业整体发展、创新升级和服务平台建设的上市企业,主要从事动物毛皮精深加工、裘皮服装、饰品设计的研发制造,以及为裘皮行业深层次发展搭建服务平台。2017年,公司主要业务包括(1)建立国外水貂良种繁育平台,利用国外大型现代化农场作为育种基地,为国内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引进最优质貂种资源;(2)建立毛皮拍卖行和毛皮原料交易平台,改变国内传统的毛皮交易模式、规范毛皮交易方式,简化从业者的交易过程,降低经营风险;(3)建立产业金融平台,通过设立毛皮质押库,与金融机构合作,解决商户毛皮产品存放保管和资金问题;(4)兴建华斯裘皮小镇,为公司打造产业高端服务新平台树立典范。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设特色小镇被视为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能转换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将成为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因此持续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扶持。2017年,公司虽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26.3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为负值——-7545万元,同比下降600.8%(见表12-表13)。华斯股份方面解释,净利润大幅亏损主要系公司下属子公司“华卓投资”的参股公司北京优舍科技有限公司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所致。
表12华斯股份
表13华斯股份主营业务
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裘皮皮张、裘皮服装、加工收入成为公司占比比重最为突出的三部分,其中,2017年,裘皮皮张的营业收入达到1.57亿元,同比增长157.56%,裘皮服装营业收入达到2.44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6.61%,从2016年开始,公司投资建设清洁生产平台,且加工收入逐年增加,加工收入也成为华斯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之一,2017年的加工收入达到了4757万元,同比增长35.3%。
另外,华斯股份在年报中透露,2017年度公司已经实施研发项目7项,分别是整皮拼接与分割工艺技术的研发、仿青紫蓝工艺研发、中国水貂皮增色工艺研发、服装用毛革皮生产工艺研发、水貂皮氧化染料染色工艺研发、貂皮毛革间作面料工艺研发、水貂皮漂白工艺研发,并将在未来三到五年,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掌握行业领先技术,增强行业竞争力,抢占行业制高点,做强、做大行业,成为具有技术领先和核心竞争优势的科创新企业。作为中国裘皮行业的领先企业,华斯股份已在裘皮行业形成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布局,并将在现有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深层次发展。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