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SHOP 简介:
ECCO在荷兰的皮革研发中心进行的国际开放发展项目。在过去的几年里,来自世界上最好的品牌的数百名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参与了ECCO的现场活动。参与者包括来自苹果公司、Alexander Wang、Helmut Lang、阿迪达斯、耐克、Stone Island、劳斯莱斯、Rick Owens等许多人。
ECCO皮革的创新就像是一种文化,被设计师和开发人员称之为“一种神奇的材料”,几乎拥有无穷尽的设计可能性。“唯一限制的就是我们的想象力。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打造皮革。正因为皮革的精美和经过时间的洗礼,皮革比其他天然材料拥有更多可能性。
HOTSHOP:让设计师受到皮革厂的挑战和启发
在访问ECCO制革厂时,往往会激励设计师去尝试更多新的设计。由于ECCO产品中所采用的皮革均来自公司自己的制革厂,设计师们可以与这些皮革工匠沟通如何将这些想法变成现实。
“去到ECCO制革厂能激励设计师去创造新的产品。比如说,我手握一块新的皮革,马上就会开始思考如何用它来打造一款包袋或一款鞋。”许多参加过ECCO HOTSHOP活动的设计师和开发人员说道,“当我拜访制革厂我可以与他们分享我的发现以及产品可能呈现的效果。对于一名设计师来说,梦想般的工作就像是这样,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并与ECCO皮革及制革厂如此紧密的合作。”
跟随ULSUM - 阿貌,去感受ECCO HOTSHOP的皮革开发灵感
ULSUM - 阿貌的球鞋媒体品牌,阿貌原名董礼涵。“Ulsum”,谐音英文单词“awesome(极好,绝妙)”。在品牌的网站首页,有这么一段话:追梦其实很难,很累。你需要坚持,能力,包括好运气。但我要说,不论在这条路上有多辛苦,你都要追下去。让自己活的ULSUM。
阿貌对运动鞋有着无比的忠诚和热情。被称为‘sneakerhead’,意为‘脑子里装的全是鞋’的人。
大学期间,阿貌就开始在朋友的工作室负责球鞋摄影,练出了一手拍球鞋的好技术。之后他进入中文版球鞋文化杂志《SOLE履程》,负责视觉工作。2015年夏天,他创立了自己的媒体平台Ulsum。
如今的阿貌,已是一名运动鞋创业大军中的新秀,“我想通过这个品牌改变年轻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24岁的阿貌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像在开玩笑。在年轻的创业者眼里,“影响力”和“变革”可能是比盈利更重要的目标。
公司将开发出一款自己的App。阿貌和自己的合伙人,一名前乐视网的技术人员,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从他的描述中看,这个App大致长这个样子:一个视频类应用软件,里面安置着各种年轻人的兴趣圈,有电影、有运动,当然也有球鞋,大家可以在各自的圈子里小范围交流,也可以跨板块沟通。App尚在规划中,但是阿貌十分清楚,这不是一个球鞋迷们自娱自乐的东西。
阿貌要吸引的用户绝不仅仅是鞋迷。“我要吸引的不只是喜欢球鞋的人,我想让之前不了解球鞋的人来到这里,爱上球鞋,爱上生活。”
ULSUM - 阿貌的脑洞大开之旅:(摘自ULSUM公众号文章)
2019年六月底,我们坐大巴前往真正的活动场地 —— 荷兰东恩Dongen。正是 ecco皮革荷兰工厂的所在地,而我们本次的活动就在工厂里进行。
ecco 的确是非常强势的皮制品品牌。但大家也许不知道的是,ecco 作为皮革供应商的 B2B 生意,也占了整个公司很大一部分比重。举个例子,Louis Vuitton 的部分产品皮料供应商就是 ecco;再举个例子,苹果官方的皮质手机壳的皮料供应商也是 ecco,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Apple
不得不提一下:厦门市前市长刘可清2014年10月底在调研ECCO集团厦门公司时,在工厂内转了一圈,刘可清对厂区环境大加赞赏。他对随行陪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你们看,外资企业一走进来,很干净,很整齐。不仅车间,工厂到处都很整齐”。
还得知,ECCO集团位于荷兰的皮革厂,就在居民区边上,旁边就是居民住宅,但却完全没有异味。当时他连连追问,都是采用了什么技术和措施?“皮革厂完全无污染无味道,所采用的技艺非常值得学习。”
抵达当天的下午,我们行程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工厂,穿梭于几个厂房之间,目睹皮料从原始状态一步步被处理成最终可以使用的样子。
第二件事是「动员大会」,搞清楚我们到底来干什么。这次活动叫做 HOTSHOP ,已经是第12届了。品牌从60个国家或地区选择不同行业的设计/创造者,我们这200多人被分成24个小组, 每个小组还会配备一位「技术开发工程师」和一位来自品牌的「小组队长」。
至于说要做什么呢?
我们的任务是开发市面上未存在过的皮革,再把新的皮革材料应用到某个产品样品当中。并且每一天的傍晚,还需要在所有人面前,讲述自己小组今天的进度和发现(仿佛回到了大学)。
经过了一点也不紧张激烈的讨论之后,我们很快确定了方案:灵感就来源于今天早些在工厂的所见。我们觉得原始的皮革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很难见到的,所以目标是通过工艺处理,制造出形态和质感都非常接近原始皮料的,却又无刺激气味可以使用的皮革。这就意味着要制造透明感,胶状湿润感和不规则染色原始感。
我们也很早就确认要制作一双鞋子,团队里 Ziv 和 MMKM 都有过自己动手改装制造鞋子经验。一番讨论后,决定做一双拥有可替换鞋面的鞋子。用替换成「不同最终处理」的鞋面部分,来让消费者从概念上感受「从原始皮革进化到不同处理」的制造艺术。
方案确定之后,就开始在「技术开发工程师」的帮助下寻找制作「原始皮革」的方式方法。
半透明皮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材料了,原理大概是通过处理去掉皮革中的一部分纤维,让皮革呈现半透明的状态(就是透明皮)。然而因为已经进行了处理,如果再叠加比如粘贴或是其他操作,透明皮革的耐用性会变得非常不稳定。
手绘了概念版本的草稿之后,我们发现了半透明皮革叠加「拓印」的工艺,可以让半透明皮革呈现不同样式的花纹。但我们决定保留这个秘密,因为马上就要进行第一天的展示了。组内还有一个女孩叫做 Dan,来自 Tech21,这是一家与苹果合作的手机壳品牌,她的演讲简直一绝。而我也发挥了新媒体人的职业素养,30分钟制作 PPT。
真的一点也不累。
第一天一切顺利,吃吃喝喝之后,我们回到了特殊的宿舍——架在高尔夫场地上面的帐篷营地。在房车里洗漱,在帐篷前挺尸喝酒聊天……晚上 ecco 还浪漫地放起了焰火:
第二天一早主办方「非常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宿醉恢复药丸。吃过后毫无变化地开始鞋子的制作尝试:
鞋楦处理
内靴缝制
裁片处理
……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全新的皮料开发……经过两天的努力和两天的宿醉,最终完成整个创意制作:
另外23个小组也创意满满,脑洞大开。看到的时候,深深觉得专业做产品设计和创意的人就是不一样,是我这样的普通人永远没法想到的一些方向。比如:
这是另外一个来自中国的小组的成果,也是所有其他组里我最喜欢的。这张皮看起来是立体效果,但摸起来却是平整的。比如下面他们将其应用在笔记本保护套上:
(要是之后真的看到有某品牌的鞋子啊包包啊用到了千万别惊讶哦)
这是一个尝试用单层皮革提供缓冲缓震效果的小组:
还有这个尝试处理皮革,创造木材效果的小组:
融合皮革和尼龙网眼材质:
文章仅作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