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与阿迪达斯一直都是全球知名的运动服装巨头,但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称,两家运动巨头的总产量将从明年起减产30%-40%。
若真将减产,那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是否是因为在中国市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受挫导致。
纵观2021整个财年,阿迪达斯销售额为212.34亿欧元,同比增长15.2%,净利润21.58亿欧元,上年同期为4.43亿欧元(受到出售锐步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
阿迪达斯在北美、EMES(欧洲、中东、非洲的合称)和拉丁美洲市场销售额全年都同比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6%、24%和47%。
但在2021年系列数据中,大中华区销售额仅同比增长3%,第四季度更是遭遇“滑铁卢”。
2021财年,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除第一季度销售额增幅达暴涨三位数外,其他三个季度都较为惨淡。其中,第二、第三季度销售额分别同比下滑16%、15%,第四季度销售额更是大幅下滑24%。
耐克的表现也确实一般,2022财年第二季度,耐克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大跌20%。在截至2月28日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耐克大中华区营收为21.6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5%。
而根据Euromonitor最新分析,耐克+阿迪达斯2021年在中国的市占率滑落至40%(耐克占25.2%,阿迪达斯占14.8%),打破了2018年至2020年一直保持的43%的格局;安踏集团(安踏+FILA等)的市占率涨了0.8个百分点至16.2%,首次超越阿迪达斯,上升至第二位。第四名李宁也涨了1.5个百分点至8.2%。
另外,耐克、阿迪达斯、彪马、锐步等西方知名运动品牌纷纷加入了中断在俄业务的大军。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早在3月份,阿迪达斯就宣布暂停其在俄罗斯的门店销售,线上购物也已中断。6月份,耐克在其官网上宣布,该公司决定彻底退出俄罗斯市场。
除此之外,产地因素不可忽视,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产品很大部分来自亚洲国家,尤其是越南。
根据耐克和阿迪达斯的财报数据,2020年耐克50%的鞋履、阿迪达斯42%的鞋履均产自越南工厂。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越南工厂遭遇停工,直接影响了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产能供应。
今年9月,耐克公司CFO在财报电话中称,耐克公司80%的越南南部鞋厂、近50%的服饰工厂都处于封锁状态。仅财年一季度,耐克公司就出现了10周的生产损失。而根据最新报道,当下位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开工率仅在61%左右。
据业内人士推测这波趋势可能将持续到 2023 年冬季,这也就意味着市面上产品将持续低产一直到 2024 年。
批发分销结构在两大运动公司的体系中会直接受到影响,(DTC)直面消费者计划一直在两大品牌公司中加速发展,DTC零售体系在中国市场及全球市场,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
产品会优先掌握在DTC零售体系中,而在分销商手里的货本身就偏重“基本款”,在低产时代下,交货周期势必会进一步延长,灵活性就变的更差。若分销商期待公司将货品回购,那就期待品牌产能再走一步吧。
图文来源:中国服装圈
文章仅作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