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造业转型成功率低的原因不在于数字化技术,而在于领导者及企业是否具备精益思维和管理能力。与单独实施精益或数字化节省15%的转化成本的潜力相比,并行实施精益和数字化,预计可产生40% 的改进潜力。精益数字化为智能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工具与管理基础,从而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制造业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数字赋能,更需要通过精益夯实管理基础。精益和数字化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体两翼:精益思想和方法论可以使制造业在存量上降本增效,在增量上扩大份额;数字技术可以在加速存量改善和放大增量提升效果的同时,让精益成果连续迭代和持续优化。
精益数字化的特征
精益数字化为物理空间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新的可能
当人们在物理空间对持续改善的认识达到极限时,数字空间成为人们突破物理空间认识的关键。数字技术在企业全价值链中的广泛渗透,为持续改善提供了新的数字空间,也让物理空间有了能够更好创造价值的可能,精益数字化通过数字空间呈现的更细致的“微改善”,来推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敏锐的数据意识和准确的数据采集是精益数字化的基础
借助最少的特征数据和最小的数据量识别出关键问题,并对制造工艺、运营过程、组织管理等进行持续改善,是精益数字化的重要目标。因此,具备数据意识的数据工程师和建立数据意识的制造工程师,将以更细致的数据、更精准的连接,以及更直观的方式,呈现运营状态,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善。
统一的数字平台是精益数字化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精益数字化力求将组织内部所有的运营数据,纳入统一的数字平台进行管理。数字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数据设计、收集、开发、分析及管理,为企业打造统一操作入口,避免了用户在不同系统间频繁切换。
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现状
精益数字化是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重要途径,精益数字化水平是衡量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促使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突破口。制造业精益数字化进程需要持续改进与不断优化,场景从简单到复杂,应用从局部到整体,会经历从起步到成熟的多阶段过程。如何科学评估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精益数字化水平,是传统制造业全面了解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差距,进行有效纠偏的重要手段。
从收集的数据指标来看,中国制造业在精益数字化经营改善、精益数字化支援改善和精益数字化基础改善三方面的发展水平,整体都不高。其中,发展程度相对最高的是精益数字化基础改善方面的安全管理指标,但与最高分5分分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所收集的11个一级指标来看,安全管理、战略文化、人才管理和营销管理的精益数字化表现方面,处于所有指标的第一梯队,表明中国制造业在思想上已经开始重视精益数字化、在人力资源和营销管理上,已经开始逐渐将数字工具进行初步应用。供应链管理、品质管理、成本管理、研发管理处于所有指标的第二梯队,中国制造业在这些方面很多精益数字化的应用,仍然处于零星使用阶段。
让人略感遗憾的是,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三个指标上,表现相对较差,表明中国制造业在生产现场的综合管理水平上还相对落后,认真夯实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基础,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水平的关键。
版权与免责声明:
文章仅作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