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间机器轰鸣,重点项目铆足劲“拔节生长”,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
迎着春日暖阳,河南商丘各大产业集聚区处处跳动着“争创一季度开门红”的动人音符。
近年来河南,商丘发挥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先导城市的区位优势,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央企总部外迁机遇,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重点区域,突出整园区、整产业链引进项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通过发挥商丘棉纺、针织服装、制鞋等领域的集群化、规模化优势,形成了以睢阳区针织内衣、夏邑纺织、睢县制鞋为支点的产业集群,汇聚了天虹纺织、乔治白服饰、安踏鞋业、鸿星尔克鞋业、汇丰棉业、大洋沙线等重点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积极争抢国内外订单
在睢县足力健制鞋产业园生产车间,4条“ZPS一条龙生产模式”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通过智能化改造,每条智能化生产线设计24小时生产、人工岗位7人、日产3000双,相比传统生产线节省人工80%以上。“制鞋产业个性化较强,款式较多,产业转型成本较高。
因此,开发区将继续实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同时,着手打造私人订制生产基地,推动规模化个性定制产业发展。”睢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现如今,纺织服装制鞋产业正在向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跨越发展。近年来,商丘市致力于产业倍增,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发动机”计划,贯彻落实《商丘市实施制造业换道领跑战略工作方案》《创建新兴工业城市实施方案》《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企业与政府合力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从“制造”到“智造”,睢县一张蓝图绘到底、十年打造一双鞋,使全国的知名品牌安踏、足力健、鸿星尔克、乔丹等落地商丘,形成400多家制鞋及鞋材配套企业,年产能突破3亿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通过实施优势再造,夏邑县依托棉纺织产业基础,实行数字化改造,形成了从纺到织,到印染、成衣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中原重要的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睢阳区全力打造“中国知名针织内衣服装加工基地”,从事针织服装及相关配套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9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35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文章仅作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