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消费者品质化、多元化、时尚化的需求,辛集市积极引导皮革企业顺应消费变革趋势,大胆创新、主动求变,一大批皮革企业在老产业中创出了新赛道、转出了新机遇,推动传统皮革产业向绿色化、个性化、高端化转型发展,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日前,辛集皮革企业吸引到了多家媒体关注,记者们纷纷赶赴生产一线,感受当地企业的创新发展活力,见证当地产业转型的新成效。
凌爵皮革:“感温变色皮革、感光变色皮革、
防水皮革”收获大量订单
近年来,凌爵皮革有限责任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绿色制造,为辛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无铬鞣皮革和变色皮革是凌爵公司的两大特色。无铬鞣皮革使用植物性染色材料,无污染、可降解,不添加重金属物质,可有效保护环境。变色皮革分为两种——温变皮革和光变皮革。温变皮革又称为四季变换系列皮革,可根据温度进行颜色转换;光变皮革则称为日月星辰系列变色皮,是根据紫外线强度来进行颜色转变,极大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该公司总工程师温卫领介绍,虽然他们是传统的制革企业,但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先后获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并与陕西科技大学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公司还获有LWG国际金牌认证、四体系认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第四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
“在今年4月初举办的海宁中国国际皮革毛皮时装面辅料展上,我们公司的感温变色皮革、感光变色皮革、防水皮革等3款功能性皮革一亮相,便引起很多制衣企业的关注,收获了大批订单。”温卫领说。
辛集市芭而妮服饰:设计赋能,向个性化
定制转变!
河北芭而妮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 拥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主要生产销售裘皮制品、皮革服装等,在辛集、银川、山东招远、山东东营、内蒙古等全国中大城市投资6000万元,建立了连锁自营商铺5000平方米。“一流的原料,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工艺,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产品”是企业一贯坚持的宗旨。今年年初,辛集市芭而妮服饰有限公司从深圳高薪聘请了两名知名设计师。在两名设计师到岗后的第一次见面会上,公司董事长范勤领只提了一个要求:“今年产品设计,不求多只求精。希望能从细节之处入手,让顾客穿上这件衣服就感觉是专门为他自己设计的。”
连续3个月来,范勤领和两名设计师从设计灵感、色彩及面料运用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反复研究,精心设计用材考究、款式新颖的高品质皮革服装产品。“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倒逼企业转变发展思路。”范勤领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公司将坚持设计引领,推动企业由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由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制造模式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走一条品牌化、时尚化的新路子。
卡尼亚服饰有限公司:“香云纱”中国风皮草
服饰供不应求
“近两年来,皮革企业更加注重皮革、羊绒、纺织面料与貂狐貉等细皮完美结合,服装款式越来越新颖时尚。”辛集国际皮革城董事长梁国申说,以去年在辛集时装周“源动力”设计大赛上斩获金奖的卡尼亚服饰有限公司为例,他们将非遗面料“香云纱”与皮草相结合,研发设计的“香云纱”中国风皮草服饰推出即火,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辛集市卡尼亚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树旺说,最近两年国风成为消费新趋势。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丝绸“最中国”。如果把“香云纱”和皮草结合做成汉服、唐装的款式,时髦又保暖。想法挺好,实现不容易。“香云纱”都是独立成衣,没有和其他任何布料拼贴过。现在要和皮草合体,工艺不同,贴起来又不垂顺,咋办?杨树旺带着自己设计的样稿跑到了广东“香云纱”的老家,费尽周折找到了兴趣相投的合作伙伴,对方同意提供“香云纱”和工艺。就这样,他们攻克了一个个难题,掌握了“硬核技术”,光工序就有17道。现在,杨树旺每天手机忙着接订单,脑子又琢磨新点子,想着和京津冀三地高校开展深度合作,让皮草能与各种绫罗绸缎“牵上手”。
名花皮业:打造沉浸式消费新体验
辛集名花皮毛博物馆位于河北名花皮业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座集历史、科普、体验、展销、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皮毛专业博物馆。下设皮毛文化主题陈列馆、皮革文化互动交流区、皮都优选体验展销中心三大功能区。最近,刚改造一年多的辛集名花皮毛文化博物馆又要启动新一轮的改造提升。消息传出,很多人不解:“名花皮业公司这是怎么了?”河北名花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占生笑着告诉媒体,改造提升的,不光名花皮毛文化博物馆,整个名花1号院都要进行改造提升,未来将打造一条网红商业街区。
这份创意,源自他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出去参展,对我触动很大。不仅看到了消费者的热情,更开阔了眼界,开拓了创新营销思路。”李占生说,过去游客来辛集就是为了购物,今后来辛集要让游客先全面了解辛集皮革文化、体验皮革文化魅力,最后根据需求购买不同品类的皮革产品。
基于这个想法,名花皮业有限公司请来网红营销设计师,不仅要对以皮毛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进行全新升级,还将在皮革服装展厅扩大互动性、体验式专区面积,开展研学培训、手工体验等活动,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沉浸式消费新体验。
梅花皮业: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日趋成熟
在辛集市梅花皮业有限公司一个新改建的车间里,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罗恒一正带领研发人员守在中试生产线前,查看刚下线的蛋白纺丝新材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这里感受最直接。”罗恒一说,这是公司与四川大学石碧院士团队联合打造的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试平台,能把废弃羊毛和皮革边角余料进行资源化再生,做成皮革胶原纤维复合再生材料、废弃羊毛再生无纺材料和皮革蛋白纺丝材料。
如今,这项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已经进入中试阶段,实现小规模批量生产。“公司新改建了两个7000平方米的车间,准备创建一个中试熟化基地,专门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新材料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全方位的引导和激励,激发了当地皮革企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目前,辛集市皮革行业共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1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7家企业通过英国LWG国际皮革管理体系金牌认证。”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信凯介绍,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励着全市皮革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整个皮革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截至目前,辛集市已获中国驰名商标7个、省著名商标33个、省名牌产品19个、省优质产品7个、真皮标志排头品牌7个,41个皮装品牌获准佩挂中国真皮标志,名牌拥有量在河北省位居前列。
综合来源:辛集发布、河北日报、辛集市委宣传部、长城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文章仅作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