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46-884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动态

人民日报:重视纺织服装等制造业,别“旧的去了,新的没来”

来源:人民日报、CFW服装经理人 时间:2023-05-17 作者:皮革人才网 浏览量:

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内容,其中令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当属——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传统产业≠低端产业

一段时期以来,传统产业成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政府通过环保、税收、搬迁等各种手段淘汰“落后产能”,致力于发展新经济、现代服务业,但没有传统产业、传统制造,服务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犹记青岛纺织大压锭,其他地方民营纺织业却趁势而起。

现在暴火的淄博也正在承受着压减传统产业的阵痛,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旧的去了,新的没来”。

640 (17).png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力成本的提高,以及环保政策趋严所带来的环保成本的增加,促使如纺织类的传统行业生产成本不断走高,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企业纷纷通过不断将工厂或产能转移至越南、柬埔寨、缅甸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以或者非洲国家,以确保保证持续、可观的利润来源。在这一趋势下,国内纺织行业生产状况日渐颓势。

实际上,传统产业≠低端产业,在传统制造业占实体经济半壁江山的浙江,早已是深入人心的共识,更是久久为功的实践。

低端与高端割裂对立会导致产业空心化

现在有一个观点是,产业升级必须淘汰低端产业,因此“低端产业”转移至东南亚不必担忧。

大家都习惯听产业升级,习惯讲全球产业转移的故事。

比如,去工业化使得欧洲和美国国内的部分产业和环节转移出去,先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国家建立生产基地,然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转移到中国等其他发展中国家。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先进国家这样的选择保留了产业链上的高端链条,即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价值增值高、利润丰厚的环节,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但是,最近十几年,欧美淘汰落后产业的副作用也逐渐放大,即“产业空心化”。

反映在数据上就是,制造业的产出、行业增加值、就业人数的下降。

经过“产业空心化”,实现产业高端化之后,美国什么态度呢?寻求制造业回流。

众所周知,美国出台政策,比如《通胀削减法案》、《芯片法案》等等,吸引“新能源汽车”、“芯片”等高端产业回流美国。

大家不知道的是什么?美国寻求的是,所有制造业都回流美国,不仅仅是所谓的“高端产业”,也包括所谓的“低端产业”。

科尔尼《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报告显示,根据对美国制造部门高管和CEO的调研,几乎所有行业都有超过80%的企业制定了未来三年内至少回流部分制造业务的战略。

640 (18).png

注意,是对所有行业调研后,有超过80%的企业都计划回流或者正在回流美国。

这些行业,不仅仅全是高端产业,也包括一些所谓的“低端产业”,比如食品与饮料、服装与纺织品、家具、玩具等等。

传统产业关乎安全很多人眼中的“低端产业”,就是面向大众消费的制造业,比如纺织业、服装、皮革、家具等等。

全是“高端产业”的社会,宏观繁荣之下必定是大规模微观个体没有工作。如果在经济规模并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做产业升级,全部做成无人化工厂,那剩95%的人的就业又如何处理?

举个例子,口罩应该不能算高端产业,其不仅单价低,产业附加价值也不算高。但能淘汰口罩产业链条吗?肯定不能。疫情时期,正是因我们拥有最完整的口罩产业链和供应链,这才能够让我们短时间内建立庞大的口罩产能,极大地帮助我们度过了困难时期。如果我们早早地把口罩产业淘汰出局,那么这三年疫情时期,我们付出的代价恐怕得再翻几番。

而现在,鼓吹淘汰“低端产业”,鼓吹转型升级的某些地区,产业就出现了断层,“低端产业”被赶走了,“高端产业”也没发展起来。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只能不断借债发展,现在债务难以为继,处于爆雷的边缘。

所以,当下必须重视制造业外迁问题,制造业升级绝对是好事,但是我们远未到淘汰低端制造业的时候。


版权与免责声明:

文章仅作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4006-46-8848
工作日 8:30~ 18:0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

人力资源证: 440114170005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