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46-884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企业新闻

汽车内饰革发展前景乐观,盘点全球重量级汽车内饰革生产商

来源:中国皮革 时间:2015-09-18 作者:皮革人才网 浏览量:

汽车内饰革的兴起

近几年,随着全球各大汽车品牌销量不断创出新高以及汽车产能的不断提高,汽车内饰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汽车用革,包括汽车坐垫革、方向盘皮革、门板用革等)逐渐繁荣和发展起来,汽车内饰革供应商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各大供应商之间争夺原料皮的战争也愈发激烈,同时汽车内饰革的品质也亟待提升,以使其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汽车内饰革的产量在各类皮革总产量中占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很多国家的皮革行业企业都加大了汽车内饰革的投资,希望能够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德国知名汽车集团HIS 发布的数据称,2015 年全球轻型汽车总产量预计可达8 860 万辆,同比2014 年增长了2.4%,到2021年,全球轻型汽车总产量预计可达1.063亿辆。这对于汽车内饰革生产商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2014 年全年,全球高端汽车品牌的销量令人瞩目,很多大品牌汽车的销量都创下新高。在超豪华汽车领域,宾利汽车年销量达11 020 辆, 同比2013 年增长了9%,全球各大市场的销售都出现一定幅度的提升。而劳斯莱斯汽车的销量则连续5 年出现增长,2014 年销量超过4 060 辆,同比2013年提高了12%。此外,高端汽车品牌宝马、奥迪和奔驰同样表现良好,宝马汽车销量创下180 万辆的新高,同比增长9.5%。奥迪汽车销量达到170万辆,同比增长10.5%,奔驰汽车销量同样连续4 年出现销售增长,创下160万辆的销售记录,同比增长13%。

汽车销量不断增长的背后是全球人口数量的提升,以及人们财富和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根据Boston 咨询公司的数据,中国市场表现尤其突出,目前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约为240 万人,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一位皮革领域专家表示,中国百万富翁数量不断增长,说明中国拥有几十万财富的人群数量也非常庞大,他们都希望自己的汽车内饰是真皮材料的。

McKinsey 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2011-2020年间,全球市场的汽车销量将增长3300 万辆,而中国市场将贡献增幅的35%。2020年,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将达2200万辆/年,而欧洲和北美的汽车销量则预计分别为1990万辆/年和1680万辆/年。

汽车销量不断增长将有效带动汽车内饰革的发展,而充足的原料皮资源将是非常必要的。美国食品和农业部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表示,未来10 年中,全球肉类消费量将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但鸡肉将成为消费主力军,而牛肉的消费则表现平平。

汽车内饰革生产企业表示,未来5年中,他们生产所需的牛皮将增长20% ~ 30%。目前汽车内饰革生产所需牛皮占各类牛皮总量的15% ~ 18%,未来5年预计将增至25%。这就意味着企业对原料皮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牛皮用于生产汽车内饰革,而生产鞋面革的牛皮数量会有所减少。有制革企业表示,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原料皮价格将会不断上涨,而皮革价格也不可避免会上涨。目前,全球牛皮年产量约为1.6亿张牛皮,其中2000万张用于加工汽车内饰革,到2020年,该数字有望提高至4000万张。

全球重要的汽车内饰革生产商

葡萄牙Couro Azul 公司

葡萄牙的Couro Azul 公司从1993年开始生产汽车内饰革,他接到的第一笔来自汽车行业的订单是为德国欧宝汽车生产方向盘皮革,目前汽车内饰革销售收入占该公司总销售收入的70%。2015 年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Couro Azul 公司对其水场部分进行了扩张,同时还将建立一个新的裁剪厂,2011 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同比提高了8%,2012 年同比提高了40%。

Couro Azul 公司首席执行官PedroCarvalho 表示,汽车方向盘和变速杆会越来越多的使用真皮材料,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汽车的附加值,彰显汽车的高品质。汽车生产商可以用较小的投资换来大的收益,因此,真皮材料在汽车内饰方面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目前大部分中档汽车还只是使用二层革,但未来会更多的应用真皮材料进行装饰。据了解,方向盘皮革产量占Couro Azul 公司生产的汽车内饰革总产量的65% ~ 70%, 其中47% 销往罗马尼亚,罗马尼亚是欧洲重要的汽车生产中心。

Couro Azul 公司技术总监Antonio Carvalho 表示,“在新建立的裁剪厂我们的一项重要革新就是引入了一个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根据皮革的弹性对其进行批量裁剪,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于皮革伸长率一致的要求。我们在以往的项目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根据我们对自身皮革的了解以及方向盘的特点,我们引入了这样的设备,希望把皮革退货率降到最低点,因为如果皮革的伸长率不同,很难完美地组合到一个方向盘上。”

目前Couro Azul 公司每天生产1600 张牛皮,公司正在计划并购更多的转鼓把产量提高到2 000 张牛皮/天。Couro Azul 公司的牛原料皮大约有95% 来自欧洲,大部分来自西班牙,在那里他们有很多固定的牛皮供应商。Carvalho 先生谈到,“全球的皮革行业应该制定统一的制度,使农场、屠宰场和牛皮贸易商能够严格遵守,以使生牛得到规范管理,牛皮质量得以保证。Couro Azul 公司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把品种扩展到汽车坐垫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鞋类产品都有标签,标明哪部分是真皮材料,哪部分是合成材料,我们认为,这种标签也应该引入汽车坐垫革中,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清楚的认知。如果汽车内饰宣称是皮革内饰,那么至少70% 的材料应该是真皮材料,而边角处也许会用聚氨酯材料代替。”Carvalho 先生同时表示,化学工业的进步可以带动皮革行业的发展,目前汽车内饰革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比如自然的外观、柔软的手感等。

德国Wollsdorf Leder 公司

德国Wollsdorf Leder 公司也是2014 年年度制革企业获奖者,该公司同样是汽车方向盘皮革的供应商。公司总经理Andreas Kindermann 表示,“皮革的质量与屠宰场紧密相连,我们与我们的供应商合作,掌握生牛的产地和饲养情况,以保证我们的牛皮质量,进而保证成品革的品质和得革率。”

该公司采购的公牛皮主要来自阿尔卑斯山地区,如:弗莱维赫牛,同时也会从其他地区采购部分牛皮作为补充。除了生产方向盘皮革外,公司还会生产一部分安全气囊外用革以及汽车内部其他一些配件的皮革。目前Wollsdorf Leder 公司每天生产2 300 张牛皮,其中70% 为汽车内饰革,客户涵盖宝马、奔驰、奥迪、捷豹等汽车品牌。20% 的皮革为家具革,10% 用于航空领域。

Kindermann 先生表示,“汽车内饰革生产商想要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唯一的途径就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汽车生产商对皮革的可靠性、品质和耐用性等方面严苛的要求。我们每批货的质量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满足客户所有的技术要求。汽车方向盘皮革的价格相对较高,市场需求较大,但客户的要求也很难满足。我们必须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有足够的坯革库存,因为客户有时候会要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增加大批订单,而我们如果没有大量坯革库存,很难完成订单。”

巴西JBS 公司

牛皮的可追溯性是JBS 公司的一大优势,作为巴西肉类生产商和制革集团,JBS 位于伊通比亚拉的工厂获得了年度制革企业美洲部的提名。目前JBS是全球最大的制革集团,拥有25 家制革厂,雇佣员工数达1 万人。同时他还是一个肉品加工集团,为其制革厂提供丰富的牛皮资源。牛皮从最初的原料皮开始就会被盖上字母加数字的章,这个章伴随着这张牛皮一直加工成成品革,也就是说客户可以清楚地知道屠宰场、屠宰日期以及牛皮是从哪个农场出来的。

此外,JBS 集团的皮革部分还有专门的环保小组,负责所有与环保相关的事宜,例如用制革过程的废弃物生产有机化肥,浸灰液中的氮钙可以加工成化肥,用于周边农田的灌溉。

JBS 位于伊通比亚拉的制革厂每个月生产22 万张牛皮,其中60% 为汽车内饰革。公司业务经理Luis Costa 表示,目前汽车生产商对于无铬鞣皮革的需求越来越大,伊通比亚拉制革厂生产的坯革中10% ~ 15% 为无铬鞣,而一年前仅为5%。

浙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

浙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Hermann Winkler 表示,无铬鞣皮革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在实验室里,铬鞣革的一些测试指标也许更好,但在实际的汽车内室中,无铬鞣革的各项性能更加优异。

浙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每天加工3000 张牛皮,年产皮革6 000 万平方英尺。主要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通用汽车、本田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等汽车品牌提供坐垫革,同时也会生产一部分方向盘和门板皮革。

据了解,明新皮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共同合作开发出2 种无铬鞣制系统,并申请了专利。一种是磷酸盐类鞣制系统,另一种是戊二醛类的鞣制系统。明新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君新表示,“在欧洲,平均每辆汽车内饰革中80% 的材料必须可以回收再利用,我们希望生产可降解皮革,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我们将继续与皮化材料供应商合作,努力使皮革更为环保,同时寻找戊二醛的替代品,因为戊二醛价格太高,我们希望无铬鞣皮革的生产成本能够进一步下降,使之与铬鞣革的生产成本接近。目前我们在德国慕尼黑建立了一个集团发展中心,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无铬鞣皮革,如果我们能把无铬鞣皮革的生产成本降为与铬鞣革相差无几,汽车生产商就会非常愿意接受无铬鞣皮革,成本过高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庄董事长谈到,“我们希望给消费者更为环保的产品,我们愿意做无铬鞣汽车内饰革的先行者,2016 年我们生产的皮革中90%~95% 都将是无铬鞣皮革,这会令外界非常震惊。”

汽车内饰革生产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复鞣能力不足

LeatherBiz 的专栏作家David Peters认为,汽车内饰革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的同时,制革企业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最严峻的就是复鞣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全球很多大型制革企业都把复鞣工段的操作进行外包,但在墨西哥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皮革复鞣的生产能力,同时在中国,一些制革企业也正加速扩张,有些鞋面革生产企业正转向汽车内饰革生产。巴西的制革企业并不打算在原料皮-蓝湿革或坯革工段扩大生产,他们正努力在皮革涂饰和裁剪方面进一步扩大规模。美国也会从现在的原料皮供应商重新扮演坯革或成品革生产商的角色,美国目前几乎没有企业进行复鞣操作,但将来企业会重新利用原料皮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汽车内饰革的生产。

皮革生产缺乏可持续性

斯塔尔公司可持续发展总监MikeTomkin 表示,皮革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为汽车生产商提供有效的皮革可持续性生产证明,包括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减少化工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同时做到生产的皮革要有利于汽车的回收。汽车生产商非常担心所使用的皮革涉及森林砍伐和虐待动物问题,2009 年巴西皮革行业因为卷入这些问题而受到绿色和平组织的质疑和指责,虽然近几年巴西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一直被皮革行业广为关注的铬问题,尤其是六价铬问题虽然目前没有引起汽车生产商的强烈排斥,未来也会逐渐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3 年前,奥迪汽车表示要采用无铬鞣皮革作为内饰材料,随后沃尔沃和本田汽车也发表同样的声明,但其他品牌的汽车并没有盲目跟风,目前上述3 个品牌的汽车又开始采用一部分铬鞣革作为内饰材料。截止目前,汽车内饰革中大约有15% ~ 25%为无铬鞣皮革,未来几年应该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皮革的裁剪问题

目前汽车生产商希望制革企业能够把成品革进行相应的裁剪,而不是把整张成品革直接交货,据了解,一辆汽车中的内饰大约需要150 片左右的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皮革,即便是0.5m2大的方向盘皮革也要裁剪成4 部分。这无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制革企业表示皮革裁剪的利润非常低,他们并不愿意承担这项工作,但汽车生产商则要求制革厂承担皮革的裁剪工作,这样可以增进彼此的合作紧密度。

有制革企业做过这样一笔计算,把一张牛皮加工成蓝湿革,可以提高25%的附加值,从蓝湿革到成品革阶段可以提高产品75% ~ 80% 的附加值,在一些特殊的领域中,如豪华汽车内饰革中,这一阶段的附加值可增加100%。很多制革企业都表示,对成品革进行裁剪的利润空间非常小,但同时承认,制革厂的专家对每张皮革的缺陷都非常了解,专家可以针对不同皮张的缺陷进行合理剪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皮革的使用率。目前在一些大型汽车内饰革生产企业中,皮革的裁剪通常采用一整套自动化的设备进行,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程序,由计算机控制相应的裁剪机械操作执行,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变的需求,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成革的使用率。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4006-46-8848
工作日 8:30~ 18:00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2006-2024 leatherhr.com 皮革人才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5289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龙珠路与天贵路交汇处龙珠商务大厦15层(510800) EMAIL:service@peizheng.cc

人力资源证: 440114170005

用微信扫一扫